2019/02/01

【活動紀錄】文具設計家冬令營




這梯營隊總共有六位同學,年紀最小的孩子是四年級,最大的是國二,雖然年齡落差比較大,但大家的電腦操作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礎,一起上課完全沒有違和感。

在這個營隊中,我們嘗試讓孩子了解3D列印中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切層」。「切層」是取得立體圖檔到機器列印之間非常重要的過程。將立體圖檔匯入切層軟體中,切層軟體會將立體圖檔切成數百片、千片的平面圖檔,讓3D列印機的噴頭知道每一層該行走的路徑,經過層層堆疊後變成為立體圖形即是3D列印。
切層的參數設定是一門學問,完整的參數有共有數十個,但我們只讓孩子們嘗試溫度、支撐、填充、基座等等最重要的參數變化的影響。除了要講完並實際操作所有的切層也不是一兩天可以完成的事,一部分也是我們的3D印表機Makerbot Replicator2 是一部非常穩定好用的機器,搭配原廠的切層軟體,只需要調整基本的參數,幾乎可以成功印出80%以上的模型。這裡簡單介紹溫度及支撐的概念:

溫度-各家廠商材料適合的溫度不一樣、機器感測到的溫度也不一樣,需要反覆測試才能找到甜蜜點。
支撐-如模型懸空或傾斜角度太大,會產生掉料的現象,需要在切層軟體中加入支撐,待列印完成後再利用斜口鉗剪去。

對3D列印來說,切層幾乎跟建模一樣重要。以往我們接到的代印案件中,偶爾會遇到型設計精美,但卻不一定印得出來的情況。會3D建模的人,不見得都了解3D列印,但了解工具與材料的限制,並解在這個限制內來做設計,是所有設計師都要學習的一個課題。

我們準備了四台機器給六位孩子輪流使用,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操作到機器。讓同學們實際操作機器列印自己的作品,看到大家基本上都能判斷一個模型是否能列印,這讓老師非常開心。


一開始模型印壞了,孩子會詢問老師印壞的原因,可能是模型傾斜角度太大產生掉料、模型尺寸太小噴頭印不出來、噴頭未校正等因素。經過幾次列印失敗的經驗後,孩子們就能自己判斷切層的參數要如何調整,讓作品列印越來越順利。

如果只是透過投影片教孩子一些列印的限制,會發現有孩子們仍然會繪製出很難印或印不出來的作品,需要一直提醒他們列印限制的概念。但經透過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調整參數與印表機的設定來學習,從不斷的列印錯誤中發現各個參數與列印結果的關係,可以發現這些孩子們真的是把這些觀念內化到他們建模的過程中了!

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這梯的孩子本身對於3D列印特別感興趣、有熱情,模型若印壞了會主動詢問:「老師,我可以修改模型後再印一次嗎?」
當然可以!這是老師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我們不怕大家印,只怕大家都不想印。

這個梯次有一個孩子從小就喜歡手作,也自學了3D列印。他做了一個「蜘蛛絲發射器」的草模,他希望能在這次上課中把它用3D列印做出來。最後他不但完成了文具設計的進度,也完成了這個發射器,真的是一個很有天份,而且認真的孩子。第一版的發射器已經可以順利將子彈發射出來,但是他仍然想要把它調整得更好,等他設計完成再跟大家分享囉!



文具設計家臉書相簿:https://goo.gl/EPDm6y
 By Sis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