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一牆之隔,方寸之間

2018.12.1星期六,天氣晴。

今日「3D列印小學堂」來到台北歌德學院(https://www.goethe.de/ins/tw/cn/index.html)德國文化中心。

繼三年前受邀合作之後,Ctrl+P再度把3D列印設計體驗帶進歌德學院,為了一年一度的館慶迎賓日。

館慶是歌德學院年度最重要日子之一,「迎賓日」的目的是讓有意了解德國文化的人來到歌德學院,藉由各種活動彼此交流、建立關係,像是德式桌遊、趣味德語、遊學旅遊講座、德式聖誕餅乾手作.....等富有趣味與文化內涵的體驗活動。

然而3D列印可以做什麼呢?

透過溝通初步了解,歌德學院希望「列印一些德國相關的小物」。

順著這個的想法,我們發想了幾種可能:德國建築模型如布蘭登堡、磁鐵貼、吊飾、三色德國國旗變化版.....最終選定了一個代表德國歷史與文化的指標: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


作為冷戰時期最重要的象徵,有不少藝術活動都以柏林圍牆為主題表達對這段歷史的影響與反思。

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選題,如何能讓這樣的主題放入體驗工作坊之中,而不至於太沈重也能享受設計的趣味,於是我們設定了兩種方式:2D塗鴉與3D塗鴉。

活動進行的開始,我們先從圖像提問帶學員循序進入情境:

『在一張手繪圖畫上大家看到了什麼?』
『生活周遭哪裡有「圍牆」?』
『「圍牆」代表的意義?』

『想像......從台北車站開始沿著忠孝東西路築一道高達三米多的圍牆,把整個台北市區隔成北與南,兩邊的人無法互通,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隨著問題循序的鋪展,現場學員有一度沈默了下來,一同進入了柏林圍牆的這段歷史背景情境。
戰爭固然沈痛,但是人類終究會用不同形式跨越過去那個傷痛,時間是一直往前走的,這就是歷史。
德國人對於這段歷史療傷的行為之一,就是藝術行動。
全長167公里的柏林圍牆被打開之後,有部分被保留下來,其中一段在1990年被來自21 個國家的 116 位藝術家改頭換面,重生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戶外畫廊:東邊畫廊。

身為「東邊畫廊」的這段圍牆上有各式藝術家對當時歷史的轉譯,非常精彩,幾經損壞與修復後,如今某一段已被非營利組織保護起來。

好了,到了這個時候,最後一個問題出現了:
『各位現場的藝術家們,你將會在圍牆上畫什麼?』

這個問題一拋出之後,年紀較小的孩子非常開心的舉手搶答,打破大人的沉默,接著我們帶領大家打開電腦開始設計牆面上的3D塗鴉,最後再用壓克力等顏料在模型其他部分上色完成2D塗鴉。  



一份創作,兩種方式。

其實在現場體驗工作坊的限制頗多,時間、空間、模型大小、難易度等,讓經歷體驗的過程與意義加深變廣之後,結果在手上或心裡的樣貌就端看個人了。

創作是最原始的思考呈現之一,沒有對錯也不會有答案,只是忠實的呈現了我們的想法。

當天某一梯次接近尾聲的時候,一位學員看著等待顏料風乾的那一排圍牆作品,她羨慕地說,年輕人畫得比較好,我年紀大了比較沒有創意畫不出來。

我看著她有點害羞又遺憾的表情,說出我的想法:創意本來就沒有答案,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審美標準,因為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年齡只是加深了我們的生活經驗,為此思考型態也在變化。

我指著她說的「比較好」的作品,告訴她其實這位作者,跟她年紀差不多,這與年紀無關,與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

其實生活的現實在累積,久了我們早已習慣不思考也不創作,所以當貿然的一份白紙放到面前,很多人都慌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如何將荒廢已久的小腦袋找回來?
但沒關係,藉由引導,慢慢來,把那個感覺找回來,把思考的能力找回來。 



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意義。

這次歌德館慶「迎賓日」活動,設計課程階段我們不斷的測試與討論,如何讓一個3D列印的柏林圍牆,美好又即時的呈現在學員眼前手上,而當看到學員隨著引導進入情境並全神貫注進行體驗之時,他們興奮又期待的表情與一字排開的『歌德畫廊』成果,我們想這個主題的決定真的是棒極了。



By Faith

x

2018/12/10

LEAD紀行(1/3)


今年暑假,我跟國美館與口述影像協會一起規劃「聚合‧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常設展中的視障輔具的人員到美國亞特蘭大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發表我們規劃製作輔具的成果,把我們的經驗提出來跟國外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交流分享。眼看2018年就要結束了,趁著歲末年終稍微比較有時間,整理了一下那幾天的觀察與心得,就當作是遲交的暑假作業,也給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做個參考。

藝術與失能領袖交流協會(The Leadership Exchange in Arts and Disability , 簡稱 LEAD)是由美國甘迺迪表演藝術中中心(The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裡的文化近用辦公室(Office of Vary Special Arts and Accessibility, 簡稱VSA)所組織的一個專門針對文化藝術領域與機構裡,負責文化近用(accesibility)相關工作的從業人員分享交流想法與實務經驗的網絡。這個協會成立於28年前,最初只是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內的一個部門,成員只有三個人,到後來在2011與VSA(前身為Natinal Commitee—Arts for the Handicapped, 為一促進藝術與失能結合的國際組織)合併,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大的文化平權組織。LEAD的理念與使命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相信接觸、欣賞與使用文化藝術資產為一普世人權
二、增進藝術文化機構工作者創造對不同身心障礙族群更加包容、更可親近的藝文活動體驗的能力
三、為相關工作的參與者創造開放與安心的環境,讓所有人得以提出各種問題,並且分享未臻完美的現狀,以得到更多的資源與改善方向的建議
四、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聚焦在相關從業人員在問題解決、專業培養與方案開發的能力
五、肯定與尊重各種不同的實踐方式、理念與意見

2018 LEAD Conference會議手冊

LEAD每年選定一個城市舉辦一個為期約五天的研討會,通常租借高級飯店的會議樓層來舉行。會議內容包括了專題演講、工作坊與各式主題研討會。以2018 Lead Conference來說,前兩天是培力工作坊(Capacity Building Workshop),邀請實務經驗豐富的相關人員來擔任講師,一天的費用約200美金(台灣的研討會大多是由公部門舉辦,幾乎都是免費參加,相比之下實在太幸福),與會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加;後面三天則是在許多會議廳同時進行主題發表,與會者可以自由選擇有興趣的場次參與,若中途發現跟自己預期的不太一樣,也可以(悄悄地)離席去參加別的場次。

以今年在八月初舉行的會議來說,要發表的演講者,在一月就得寄出發表內容的大綱供大會審查,四月的時候主辦單位將通知審查結果,七月初的時候繳交正式的大綱與內容簡介,再由主辦單位會將所有會議的題目、內容與講者介紹上傳到一個會議APP,讓與會者可以瀏覽與預約要參加的場次。參加三天的會議的費用依照參加者所屬身份與單位性質而有所不同,從300美元到850美元不等。

每年的研討會除了都會有一本設計精美,資訊詳盡的會議手冊之外,還有一個會議APP,不但能快速的查閱議程、講者資料,而且還能預約安排自己想參加的場次,還能做筆記、分享照片、簽到與給參與的場次評價等,非常便利。與會者大多是在美國的文化機構的工作者,但也有少數來自俄羅斯、英、法與香港等國家的相關從業人員。在這為期一週的研討會,總參加人數應該至少有二、三百人以上。台灣過去也有人來參加,但是作為發表者,今年還是第一次。今年會議大約共有80個場次(不含穿插其間的比較小型的交流或社交活動),主題包括九大領域,分別是:

  1. 文化近用服務與活動(Access Services and Programs, )
  2. 硬體設施(Built Environment)
  3. 觀眾服務與人員培訓(Customer Service and Staff Training)
  4. 機構支持與規劃(Organizational Buy-In and Planning)
  5. 社會包容,推廣與參與(Inclus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
  6. 法律規定(Legal Requirement)
  7. 活動評量或研究(Evaluation or Research)
  8. 科技(Technology)
  9.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
LEAD用的會議APP, 除了完整的會議資訊,也有即時上傳照片的功能

在會議的開場演說中,VSA的主席Betty Siegel特別強調,希望這個會議是一個「安全」的場域。這裡的「安全」,除了指的是我們在離開座位時,應該要把椅子靠桌子放回去,以免造輪椅使用者的不便,另外一層的意思是,她希望任合人都可以在這幾天的會議上暢所欲言,有不同想法的人不用擔心自己的發言會遭到漠視或批評,主流意見的主張者也應該要包容不同的聲音。

我們今年發表的題目“Making Exhibitions Accessible To All: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Exhibition Design At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The Arts” 是屬於「文化近用與活動」這個類別,但是我對於「科技」、「通用設計」這兩個領域的題目比較有興趣,所以參加的大多是這些場次,有時候也會發生自己有興趣的幾個題目被安排在同一個時段,得要「趕場」或是「試聽」的情況,但因為同一時段幾乎都有7~8場發表,很難會有全都不感興趣的情況發生。以下就分大家分享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場次。



利用觸覺輔助設計來創造一個包容的自造經驗
(Using Tactile Aided Design (TAD) to Create an Inclusive Making Experience)
講者
Justin Tognatine (Accessibility Coach, Carnegie Museum of Pittsburgh)
Steve Luciano ( Mobile Fab Lab Coordinator, Carnegie Museum of Pittsburgh)

在這麼多場的發表會裡,最讓我期待的應該是這一場由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Pittsburgh)的人員所發表的題目。有聽過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電腦輔助設計),但是TAD (Tactile Aided Design, 觸覺輔助設計)這個名詞倒是頭一遭聽到。3D列印需要3D檔案,但3D檔案只能靠電腦軟體來繪製。不過電腦螢幕是將三維的世界用不同的透視方式轉換成二維的圖像,這中間的轉換太抽象,如果看不到這二維的圖像,要怎麼畫出三維的模型呢?難道他們已經發展出一套可以用觸覺輔助來讓視障者做設計的方法了?

原來這裡所謂的設計,指的是設計平面的圖案,再用數位工具把這個圖案製作成立體物,是我自己太先入為主,把設計限縮在3D模型的設計了。即使如此,這個方式還是很有啟發性的。他們的做法是,使用一些材料與工具,來模擬平面設計軟體上的功能。軟體上的工具藉著擬物的圖像來代表工具的用法,現在是反過來,用實際的工具來表示軟體上某個工具的功能。

TAD的操作方式(講者簡報)

首先在桌子中央放置一塊白色的壓克力板,代表繪圖軟體中的空白的畫布,然後在壓克力板的左方依序放置黏土、毛根(pipe cleaner)、蠟繩(wiki stix)與黑紙等,代表繪圖軟體中的畫線或是畫型的造型工具,在壓克力的上方放的則是剪刀、刮刀、膠帶等代表繪圖軟體中用來編輯造型的各種功能。這樣的擺放方式,就好像是小畫家之類的繪圖軟體螢幕上的版面規劃,一邊是建立工具,一邊是編輯工具一樣,如果以後找到其他合適的工具與材料,也依照這個規則分類擺放。這樣不但可以讓使用者在操作時有一致的經驗可以依循與擴充,也可以藉此讓他們理解電腦上的繪圖軟體的大概使用方式。

實際操作的時候,先由協助者解說各種材料與工具的用法,再讓視障者使用各種用左邊的材料與上方的工具,在白色的壓克力板上組合創作出圖案,再由工作人員將這個圖案拍照,並轉成向量檔,最後使用雷射切割機切割或雕刻出圖案來。現場還準備了材料讓與會者實際操作。其中所用的蠟繩是種有各種顏色,具有黏性可重複使用的材料,之前沒有看過這種東西,還特地跟講者要了一些回來。

現場利用黑色黏土、蠟繩與色紙拼貼的作品

講者也分享了他們之前帶這個活動時的心得,特別指出這個活動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將視障者用這些材料完成的圖案轉為數位檔案的過程。曾經有單位找我們去舉辦給學齡前的小孩上3D列印課,針對這些還不會使用電腦滑鼠的小小孩們,我們也是使用類似的方式讓他們體驗:先讓他們用彩色筆在圖畫紙上畫出圖案,再用軟體將圖案轉成向量檔,再匯入3D軟體中長出厚度,得到一個3D模型。我們的經驗也跟他們一樣,這個活動中最耗費時間的部分,在於將小孩創作出來的圖案轉成向量檔這個步驟。因為不管是使用色筆或是黏圖、蠟條,這些都是不均值的類比工具,做出來的圖案可能是不連續、有間隙,再加上拍照時光線造成的顏色不均,雖然這些材料已經儘量使用高反差的顏色,但是在數位化的過程中,還是很難用同一個閥值(threshold)的設定,過濾掉不要的雜訊且同時能保留所有該留下的部分,因此每一張圖都需要人工針對後面要使用的數位工具特性來個別處理。或許之後會有軟體公司加入一些人工智慧的功能來自動化這個流程,在那之前,就只能夠過盡量標準化的材料與轉檔程序來做了。
By Leo 

2018/12/05

祝福小卡


今天在立人上課,很感謝思思和孟婷今天在課堂中顧大局,幫忙照顧大部分學生的需要,讓我有機會嘗試用李崇建老師的對話方法和學生互動,我發現效果還不錯,過程當中有兩種情況很特別、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

2018/11/15

企業社會責任(CSR)活動:諾威量測



今年是我們第二次與新竹的諾威量測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合辦CSR(Coope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來服務當地的中、小學生。今年比較特別的是,諾威希望我們能在國中生的課程中加入一個職涯分享的橋段。「職涯」這件事情,恐怕距離國中生的生活還太遙遠,如果單純只是我們以自身的經歷單向的分享,學生們大概無法產生共鳴,也沒辦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職涯」對國中生的生活而言,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我想「職涯」二字對於國中生來說,就是要多認識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對什麼感興趣、擅長做什麼事情。因此我希望能藉著比較輕鬆的活動與對話,鼓勵學生不要被社會的普遍價值觀挾制,因為每個人都很不一樣,可以多嘗試不同的活動,多和人接觸,在團體裡面認識自己。能越充分瞭解自己,就越容易找到未來要走的路。我們之前曾經用過一種叫Creative Tensions(不知道該怎麼翻譯,或許就先稱之為「創意張力」吧)的活動,作為教師培訓的暖場,效果很好,我們想或許可以讓國中生也試試看。


Creative Tensions是著名的設計服務公司IDEOSundance學院共同想出來的一種鼓勵集體對話的活動。活動的進行方式是,用一條線把場地分成兩邊,線的左右兩邊,分別對應之後每個問題所提供的兩個回答選項。主持人會針對要討論的主題,準備一連串的選擇題,有些很題目很明確,但有些題目比較模糊,當問題投影出來之後,參與者便立即根據自己的想法移動到線的左邊或右邊,主持人再挑選其中幾位讓他們分享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個選項的原因與看法。正因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來自不同的背景和生長環境,不但對答案的選擇不同,甚至對於問題的理解也很不一樣。主持人將發言的主體,交還到參與者手上,讓每個人得到平等的注目與重視,讓參與者對其他人的想法感到好奇,進而有可能在過程中得到新的眼光看世界,自我察覺。我們帶入Creative Tensions這個活動,並且讓諾威的人員和學生一起參與,目的就是期待這樣的對話方式可以刺激學生開始思考一些可能他們還沒意識到卻很重要的課題,從一些很平凡的問題開始,讓自己跟自己,也與別人展開思辨。


這次共帶了兩梯不同的學生進行這個活動,發現一些普遍都有的現象: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題目都有各自的選擇(因為活動的設計,讓他們不得不做選擇,就跟真實的人生一樣),但當我邀請學生就自己的立場分享自己的想法時,大概有七成的學生「沒有發言」或者只用一個詞就表達自己的立場與想法。對於這樣的情況,我自己有三個觀察,或許可以做為一個大人對於現在國中生的註解:第一,自我形象不好,現在很多國中生對自己很沒有自信,所以不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擔心說出來會被取笑;第二,鮮少反思問題背後的問題,回答的答案都是大多數人的立場,不是屬於自己真實的想法,也許是太習慣學校的考試模式,習慣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所以停止思考,反正時間到了,「老師」就會公布標準「答案」,但世界就不是這樣運行的啊...;第三,表達能力不好,學生應該很少有時間練習對話和表達,大概也沒什麼時間閱讀,所以對於詞彙和構句的敏銳度不夠,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比較具體的回答問題,其實表達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就是必須要有思想,有思想才說得出具體的內容,這和鮮少透過反思整理出自己的想法是同一件事情了。

其實很難得有機會以「職涯」為主題和學生開啟對話,尤其是時間不長,也很難深入的去瞭解每一個學生的處境、狀況和想法,不過話說回來,透過這一次的Creative Tensions,目的是要刺激孩子們的大腦,衝撞舊有的「不知因為所以」的立場和答案,利用這樣的過程讓他們開始意識到世界(職涯)的多樣性,聽聽別人的想法,也聽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認識每個人的不一樣,也開始認識自己的不一樣。
 


By Jim


*很粗略很粗略地說,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的行為必須考慮社會與環境的因素,因此包含各種營業過程中採用與不採用的方案,並不僅限於一般的認知等同於公益活動。公益活動只是一種比較容易被外界看到與明白的其中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