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2

LEAD紀行(3/3)


全人友善的展覽服務設計:國立台灣美術館的跨界整合經驗案例
Making Exhibitions Accessible to All: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Exhibition Design at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這是我們場次的題目(這題目的名字有點長,長到幾乎讓人都忘了原來的中文是什麼了),由國美館的吳麗娟小姐、口述影像協會的趙又慈老師與我共同發表,主要是分別從美術館行政、口述影像與3D列印這三個面向,分享在<聚合‧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這個常設展籌備過程中,幾個在台灣算是第一次的嘗試與成果。從展覽的籌備過程來說,全人友善的展示內容與設施,是從展覽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跟其他展覽內容一起被考量的,而非等展覽已經規劃完成,甚至是現場都已經佈展結束後,才作為一種補充、附註加進去展覽的。一般來說,展覽始於策展人的展覽論述與選件,選件的工作,幾乎都是策展人的工作與權力。但在這個展覽選件的過程中,另一個口述影像版本的展覽論述與選件也在概原始念稍具雛形後便開始進行,並且與原來的展覽規劃互相調整配合,直到定案。這與一般的展覽規劃流程不太一樣,美術館的研究、展示、典藏與教育部門都會需要調整工作的習慣與方式,這些調整,是需要館內各部門漸進式的調整、磨合與形成共識。對於美術館從業人員來說,這些展覽表面看不到的工作,往往是一個展覽籌備中最重要的關鍵;就口述影像而言,這也是台灣第一個在時間與預算都比較充足的條件下,可以完整構思與實踐口述影像理念方法,足以作為各館所友善平權示範點的展覽;而對3D列印來說,這是在台灣第一次針對不同藝術作品的特性、視障輔具的使用需求,能夠在規劃階段就給予建議,選擇多種不同種類與材質的3D印表機來製作,並且結合不同材質與工藝的視障輔具設計製作案例。

我們三人的簡報加起來有共有八十幾頁,可算是乾貨滿滿,我們會議的引言人也在會後告訴我們,有人跟她反應我們這場是少見非常紮實的報告。國美館可能會在2019年舉辦一場亞洲版的類似LEAD的大型研討會,或許到時候我們三個可以用我們熟悉的中文,跟大家做一次更完整的報告。


在這三天的議程裡,有兩個特別的時段,是留給與會者互相交流的。原則上是讓與會者分別依照自身的機構類別(美術館、劇場或是自然公園等)或工作屬性(行政、教育或口述影像等),聚集到不同的會議室,但也可以不依自己的工作性質參來選擇想參加的場次,而是到你想認識或瞭解的人所聚集的會議室,參加他們的討論。主辦單位在每個會議都安排一位較資深的主持人,來促進彼此的交流與聚焦,朝落實成為日後可行的計畫進行。以我參加的其中一場「相關服務內容提供者」(也就是文化機構外的公司或個人)而言,參加的人有經營了二十多年的公司老闆、個人工作室、也有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大學實習生。可能是平常很少能遇到跟從事類似工作的人的關係,大家彼此分享當初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與初衷,多年來與博物館美術館打交道的經驗,互相鼓勵與提供建議,氣氛十分熱絡。當場不但每個人都留下聯絡方式來製作通訊錄,甚至有人立馬上就開了一個臉書社團,拉大家入群。

這場大型研討會的包含的主題非常廣泛,在沒有跟我有興趣的主題相關的幾個時段,因為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所以也去聽了幾場不熟悉的主題發表,倒也有很多意外的收穫。例如在一場關於建築法規的場次,一窺美國法律對無障礙設施規範之全面;在一場關於口述影像從業人員的認證討論,才知道還有專門為舞台劇做口述影像服務的專業人員,現場隨便一位起來發言的人開場自我介紹,都是已經有二十幾年,甚至三十幾年的口述影像經驗的資深工作者(讓同行「只有」十八年口述影像工作經驗的趙又慈老師都笑說,在會場裡感覺自己好像是小孩子)。



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蘋果之後,兩人還是都各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我們交換想法之後,我們就都各有兩個想法了」。如果我們在大家面前交換想法,那麼每個看到聽到的人都會多兩個想法,這也是一個成功會議的最大價值。要謝謝Ctrl+P的所有夥伴們,分擔我的工作,讓我可以在最忙碌的暑假,抽出兩個禮拜的時間去參加這個會議(以及參觀心儀已久的Smithonian博物館群)。

最後,2019年的LEAD Conference將在今年8/3-8/7月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Denver)舉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開始規劃行程了。


By Leo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