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

「2018修復者聯盟 3D列印設計競賽」最強盟主出爐!

參與者年齡橫跨一甲子的「2018修復者聯盟 3D列印設計競賽」決賽,4/29日下午在世新大學魔術社的表演開場後,於Fablab Taipei拉開了序幕。這不但是全台灣第一個只限15歲以下的小孩參加的3D列印競賽,可能也是第一個,讓銀髮族素人擔任評審的設計競賽!
這一天下午花博天氣很好,Fablab Taipei裡,坐滿了前十名的參賽孩子(最遠來自花蓮)、孩子們的老師與
家長(還有家長中的家長—台北市國小家長會聯合會的總會長張喜文)、擔任決賽評審的長者們(其中一位可是得過發明獎的老Maker,小白老師的父親)與多位在這幾年引領台灣自造者運動風潮的重要推手:如Fablab創辦人洪堯泰、國防醫學院Fablab NDMC創辦人陳加恩,與紀錄片「自造世代」的製片暨大港製造特區創辦人楊育修等人(連台灣3D列印教父級的人物台科大教授暨台灣3D列印協會理事長鄭正元都低調微服現身)的出席,更讓這場規模不大但特別的活動,別具意義。
在專業評審代表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具科技設計系陳振昇教授、國防醫學院Fablab NDMC創辦人陳加恩、台北市國小家長會聯合會前副總會長穆風三位簡短的鼓勵之後(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的表示,今天場子是孩子的,大人應該少說多鼓勵),活動接著進入參賽者上台介紹作品階段。在這個階段參賽者可以用自己的話、簡報向在場的所有評審介紹自己的作品,強調可能未被注意到的特色或是背後的故事,爭取額外的加分。


每個參賽者依序上台介紹完自己的作品之後,接著就是進行這個競賽最特別也最重要的環節:每個孩子必須和現場的阿公阿嬤們互動,主動讓他們試用,最後讓長者們選出最欣賞的作品。
每個阿公阿嬤都非常重視他們手上的三張選票,不但有人在孩子們簡報的時候認真做筆記,互動環節時更仔細的看過、問過、用過所有的作品後,才將手中的貼紙,貼在覺得最符合為銀髮族設想的三件作品的說明板上。


最後由來自宜蘭的Hugo以「切水果輔助器」獲得這次比賽的「最強盟主」優勝,贏得最大獎Flux Delta+3D印表機。
市面雖然有類似的用具,但是Hugo的設計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加大了切口的角度,讓視力變得比較不好或是手感變得比較不靈巧的長者也可以將刀口放在準確的位置上,在底部更加了一些突點可以固定住水果,讓切的時候較不易滑動,可以順利平均的切開。Hugo甚至帶了真的蘋果、蓮霧、芭樂等水果與刀子,讓大家現場切水果,看看是不是比市面上的產品更佳友善好用。
而另外九位參賽作品,都各有特色,這些很棒的作品都將整理完成後在下週於Fablab Taipei開放時間展出,展出時間至2018年5月30日。


在這次的「2018修復者聯盟 3D列印設計競賽」中,我們總共收到了六十幾件的參賽作品。經過第一輪的篩選,將入圍的30件作品,交給六位包含多位大學教授在內的專業評審評分後,選出了十件入圍決賽的作品。
入圍決賽的作品,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距並不大,而專業評審的分數只佔50%,這就意味著,能夠在決賽中得到最多銀髮族使用者肯定的作品,最有機會得到優勝。
這樣的賽制設定,目的在於幫參加競賽的孩子從小就開始注意到設計必須以人為中心,需要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而不僅僅是展示比賽技巧,或是投評審所好而已。

有競爭就會有分數,但Ctrl+P舉辦這個只讓孩子參與的3D列印設計競賽,用意並不在於挖掘什麼未來的台灣之光,也不是真的要分出一兩分的高下。我們並不真的期待能看到造型優雅、機構複雜或是功能成熟的作品,但是我們期望能看到簡單卻與眾不同的作品。
我們認為對所有參加的小孩而言,能夠「自己」完成整個參與的過程,知道自己有能力為別人創造價值,並且願意與人分享自己不成熟的創作,就是一個成就。
一路上磕磕絆絆,真心謝謝期間幫助、贊助過我們的前輩、朋友,不少人都說在台灣辦競賽實在是需要莫大勇氣,但我們咬牙仍是做了!
感謝為這個競賽奔波數月未曾好眠的世新大學公廣系硬勢力團隊,與我們一樣認同這個競賽精神的專業評審們,超級認真的阿公阿媽們,以及所有投稿的參賽者,還有Ctrl+P的夥伴,沒有大家這件事不會這麼圓滿,我們一起完成了一件很棒的事!
明年,再繼續往前衝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