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1

3D列印視障輔具:台南生活美學館<先民智慧體驗式展覽>



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的「聚合‧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展覽中,我們嘗試將數種不同的3D列印技術應用在將平面畫作轉換成立體的視障輔具的製作,來呈現不同作品的特色與各種3D列印技術的適用性。那麼,如果本來就是立體的物件,要如何使用3D列印來製作輔具
在8/28於台南生活美學館開展的一個小特展「先民智慧體驗式展覽」中,我們使用3D掃瞄器掃瞄文物,再依照口述影像的導覽需求,修改調整3D模型,最後使用熱融沉積式的3D印表機將輔具列印出來。
為了完成這個案子,我們還特地購入了高階晰度的3D掃瞄器。某些文物有蓋子或是可以活動的開關,會了能讓視障者也能夠操作這些機構,我們必須將這些零件拆下來分開掃描,或是從一個掃描檔中將這些零件分離出來,再分別列印組裝,文物模型才能像原件一樣的活動。比較特別的是,視障輔具不等同於複製品,也就是說,將原件掃描複製直接列印,不見得就是合適的視障輔具。視障者比一般觀眾更缺乏相關背景知識,所以準備給視障者的資訊,必須越簡單越單純才能方便他們理解。比如說,原本的文物因久經使用的關係,可能有破損或變形。對明眼人來說,因為我們可能在書本或電視上看過類似的東西,知道它原本是什麼模樣,所以這些細節會為這個文物增加了歷史感與真實性,讓觀賞經驗更豐富;但是對視障者來說,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器物,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觸覺來認識這個東西,他們對這件物品的初始概念,很可能就會在這第一次的經驗中定型了。這些非原本物件所具有的特徵,反而會成為建構這個初始概念時的雜訊,因此雖然3D掃瞄器可以具細彌遺的保留物件所有的細節,但是在製作輔具時,我們反而會捨棄抹除這些細節,以呈現這個物品最原始單純的樣貌。



在這個展覽中,同一件功能的器物分別有古早先民版、現代版與3D列印版三種版本。觀眾不但可以從對照古今兩種版本來體會古早人如何在有限的技術與材料限制下,發明這些改善生活的物品,更可以動手操作3D列印的輔具,領略這些器物設計的巧思。除了這些器物之外,我們還使用3D列印製作了一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視障版建築模型,放在一樓大廳中長期展出。跟先民器物的輔具一樣,這個1:200的建築模型,並不是完全依照工程圖的尺寸來建模的,而是考量視障者能以觸覺感受的條件以及口述影像導覽所要強調的重點,來局部調整不同部位的尺寸與比例。

隨著文化近用觀念的推廣,台灣有越來越多關於這方面的工作坊與研討會,各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也開始更重視這些少數族群的需求。希望在多年以後,我們會看到就如同工作權、參政權與受教權一樣,「文化權」也會被視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每個人應有的公民權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