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

【活動紀錄】──永樂國小成果發表



這兩個月,帶著永樂的孩子們完成了名片座、削鉛筆機器人、發條小動物、旋轉名牌、及遙控器車總共五個作品。準備成果發表的前一周,我花了一個晚上整理這兩個多月與永樂孩子們相處時所記錄的影像。那個與孩子之間陌生與尷尬滿點的初次見面好像已經很久遠,但搜尋記憶,卻也說不清是在哪個時點築成了如今基於彼此信任與陪伴的互動模式。
這幾天的心情似乎像在狂歡後突然需要沉澱般,一時間不知從何寫下這兩個多月的心得,想了想,決定分享一些這段時間與孩子們相處的日常點滴。


1.
午餐時大夥兒總在各桌找尋孩子們空出的幾個零星座位,雖說不會特定與誰同桌,但仍是帶點希望能利用午餐閒聊時間與孩子增加交流機會的目的性。大約在第四還第五周的那個中午,我剛好與三、四位女孩分享空間,那時大概正在聊參加營隊的話題吧。
我問她們有無參加過其他類似課程或營隊的經驗,其中一位女生告訴我:「有阿,不過通常都是每天都來,然後連續五天,就結束了。」我心想,這的確是大多數的營隊會選擇的方式,但我們的不一樣,因此也基於好奇拋回了個問題,「那妳比較喜歡那樣,還是現在這樣?」
「我喜歡現在這樣。」「為什麼?」「因為現在這樣比較有期待的感覺。」記得當下聽到好像是發自內心大喊了「好感動」或是「天阿我要哭了」之類的話,有種當初寫在企畫書上頭,說「希望除了課程教學,也想藉由長期的投入陪伴孩子」的這段話,達到了超越申請經費目的的效果,那樣令人雀躍。
後來當天與志工圍圈互相回饋時,向大家分享了這段對話,當時感覺全身起著雞皮疙瘩,教學果然是會令人內心悸動的一件事呢。

2.
「老師,下次就是最後一次上課了嗎?」綽號「艾瑪蘭」的三年級女孩,在我們一起將呼拉圈收回體育器材室、正在從球場走回電腦教室、準備開始下午的課程時,突然開口問我這句話。
我說,「對阿」,接著便等待著她想開啟的話題,她果然繼續問著:「那,你們之後還會再來嗎?」,我打著太極反問:「如果我們再來,你還會再參加嗎?」。「當然會阿!我還會告訴同學要來參加喔,你知道嗎原本我媽媽要我先學好數學再來,但是後來阿我參加之後數學考試都有考好喔…」女孩眼神發亮、滔滔不絕地說著,我一邊適時投以「哇、真的假的」之類的讚嘆詞,一邊在心裡覺得童言童語實在能令人嘴角失守。
我其實不確定這兩個多月來的3D列印課程,對於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考試有無任何實質上的幫助,但卻很高興孩子能夠將這個課程,視為幫助她在學習道路上前進的助力或動力之一。是吧,回到「學習」這件事情,本該是要讓人在提起時,能夠面帶著笑容的。

3.
最後一次出隊,回程前到辦公室向永樂國小的黃主任再次道謝,感謝她從一開始促成這個計畫的合作、到每周六特地到學校替我們開關教室、協助訂午餐、與處理任何設備上的問題。
那天,主任主動向我們提起學生及家長的回饋,「有一些女生她們原本對於資訊、電腦方面的東西是有些畏懼的,但是她們上完課回家之後都會跟家長炫耀自己也會畫3D列印的模型了喔!」
或許在這群孩子們長大之後的世界,會使用3D列印技術並不會為他們增加多少實質價值,但這次計畫裡頭深埋著的期許,是孩子們從聽聞、接觸、到了解原來自己也能夠做到以往從來不知道的事情,進一步對於自己的未來、人生有著更加寬廣的想像。



有幾位孩子陪著我們待到最後一刻,我理解成他們其實也跟我一樣依依不捨。「掰掰~掰掰~」,直到我們將車門關上了,仍然能聽到他們漸弱、卻中氣十足的道別聲。

By Joy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